俄乌总理签署两国天然气合作备忘录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则认为,2014年中国制造业活动弱势开年,反映1月份外需疲弱和国内商业活动放缓。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兴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到2012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基本实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人群人人都享有的医疗保障制度。那么,未来十年的中国将是怎样一幅图景呢?中国未来10年既存在巨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风险,但总的看,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也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者。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094美元,在世界排名为84位,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美国亚洲研究中心与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万亿至2万亿美元。
步入科技和人力资源强国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未来10年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未来10年,中国将与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周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双向或多向投资无障碍区。但相当长的时间内,中西部GDP增速还是将高于东部。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多地主动调低了经济增速。多地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安徽、湖南、海南外,其中28个省(区、市)2014年GDP目标悉数公布。由于中东西部经济水平发展不一样,东部地区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对GDP增速产生一些影响,目前调结构、转方式也成为中西部发展面临的问题,下调经济GDP增速为结构调整留有空间。其中,吉林今年GDP目标定为8%,相比2013年12%的目标下调了4个百分点,也是本次下调幅度最大的省份;同为中部的黑龙江经济增速也下调了2.5个百分点。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6日,已有28个省(区、市)公布了2014年GDP增长目标,其中21个省(区、市)调低了增速,6个省份维持不变,只有广东上调了目标。此外,今年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又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影响,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下调增长目标符合预期。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表示,此前东部地区的增速已经基本维持在个位数增长,增速已经属于较低的区间,而中西部省份还保持着高增长,在中部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后,很多省份GDP总量已经很大,增速回落也在情理之中。这次各地下调GDP增长目标,与目前中央提出有质量的增长相符合。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较大分地区看,中部地区经济增速调整幅度较大
中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较大分地区看,中部地区经济增速调整幅度较大。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6日,已有28个省(区、市)公布了2014年GDP增长目标,其中21个省(区、市)调低了增速,6个省份维持不变,只有广东上调了目标。总体来看,有近五成省份微降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接近三成的省份下调GDP增速幅度超过了1个百分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西藏、新疆6个省(区、市)今年的经济增长没有变化。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表示,此前东部地区的增速已经基本维持在个位数增长,增速已经属于较低的区间,而中西部省份还保持着高增长,在中部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后,很多省份GDP总量已经很大,增速回落也在情理之中。多地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安徽、湖南、海南外,其中28个省(区、市)2014年GDP目标悉数公布。
与2013年GDP增速目标多数超过10%相比,今年过半数地区经济增速低于10%,只有天津、福建、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GDP增长目标仍定在10%以上。但相当长的时间内,中西部GDP增速还是将高于东部。
由于中东西部经济水平发展不一样,东部地区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对GDP增速产生一些影响,目前调结构、转方式也成为中西部发展面临的问题,下调经济GDP增速为结构调整留有空间。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多地主动调低了经济增速。此外,今年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又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影响,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下调增长目标符合预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近年来全国GDP增速目标一直维持在8%上下,这既符合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又考虑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各地动辄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目标,虽然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很多问题。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相对而言,西部地区下调幅度略低于中部,多在1-2个百分点之间,东部地区波动则较为平稳,除了广东上调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以外,其他省(区、市)下调幅度多在0.5个百分点左右。
这次各地下调GDP增长目标,与目前中央提出有质量的增长相符合。在王军看来,现在各地GDP执行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是前几年制定,按照当时经济高增长来参考的,所以目标定得都很高,现在我国经济已由高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进入换挡期,7.5%左右可能成为常态,各地下调GDP增速目标也是适应现实的变化。
在21个下调增速的省(区、市)中,9个省(区、市)下调GDP增速1个百分点,包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河南、云南等地,其中云南省是六年来首次下调经济增速。其中,吉林今年GDP目标定为8%,相比2013年12%的目标下调了4个百分点,也是本次下调幅度最大的省份;同为中部的黑龙江经济增速也下调了2.5个百分点。
随着地方两会陆续闭幕,2014年各省经济增长目标也浮出水面。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业内认为,地方集体主动调低今年经济增速,既有对今年整体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的担忧,也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无关系。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以前各地纷纷追逐非常高的GDP增长目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在起作用,现在中央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在政绩考核里面的比重,各地对GDP增长有所降温这是记者26日从水利部召开的深化水利改革新闻吹风会上获悉的。水利部日前印发的《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表明,今后将大力推进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十个领域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常务副司长汪安南表示,《意见》明确了今后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水利法治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十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同时,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健全水权配置体系,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汪安南表示,今后我国将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大幅度减少水行政审批事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水利事权,创新水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制度,完善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机制
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制度,完善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机制。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这是记者26日从水利部召开的深化水利改革新闻吹风会上获悉的。水利部日前印发的《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表明,今后将大力推进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十个领域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常务副司长汪安南表示,《意见》明确了今后深化水利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水利法治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十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同时,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健全水权配置体系,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
汪安南表示,今后我国将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大幅度减少水行政审批事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水利事权,创新水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及概率较低但仍可能发生的通缩风险,主要集中在欧洲。
金融市场需要监管改革。第三是重启(reset):当经济增长能够稳定实现,需要将超常规货币政策发生逆转或正常化。
第一是复苏(recovery),全球经济复苏正在企稳,虽然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不如从前,但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全球各国都需要结构改革,这不仅包括发达工业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服务市场和治理改革。